台哥台妹台翻天
雖然我很愛看文章,不管是報紙或網路,但我鮮少去向人推薦自己認為不錯的文章,反正有習慣閱讀的自己就會看,而面對不習慣閱讀的人向其推薦文章總有股兜售的感覺,我不喜歡,因此,頂多是茶餘飯後偶爾提到相關話題時,拿出來講講大概而已。
而今天午休在公司看了中時前幾天的副刊,胡淑雯的一篇文章《誰是台妹?她們的復仇》實在讓我感觸良多,忍不住要來推薦一下。
最近大大小小的活動話題全都繞著台客台妹打轉,一下是歌曲「我愛台妹」紅翻天,一下是明星台妹投票,還有昨天剛結束的台客搖滾嘉年華,「台」這個字,突然變成了一種很流行時尚的形容詞,以前避之唯恐不及的那些人,現在通通很爽快大方的承認,甚至是欣然接受,台客代表轉眼間從穿著清涼的閃亮三姊妹變成了英文比中文溜的楊乃文,我突然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尤其是當我看到看到台客搖滾出場名單中出現杜德偉名字的時候……杜德偉不是在國外留學的香港人嗎?看來我真的是脫節了……
社會對於台客文化的定義逐漸轉變,這不啻是個很好的社會議題,中時副刊對此推出了一系列的探討文章,有的作者對於本土扎根深表欣慰,有的對台客搖頭音樂文案感到震撼;有的對台客的文化變遷做了探討,有的則是對台灣囝仔的心理微微同情,其中當然也不乏某些人對此一現象嘲諷或崇拜的口氣,雖然都很巧妙地被帶過了。大抵來說,斷斷續續看了幾天只覺得無聊乏味(可能我運氣不好吧),有些人的文章甚至讓我想直接skip,我開始有點想嘲笑中時的這個主意,直到我今天看了這篇文章。
可能是我的心態跟想法比較貼近這位作者吧,我承認我是主觀,但她的切入角度真是寫到我的心坎裡了,而文中有段話更是深得我心:
那些自稱台妹的名流,往往並不怎麼台。而真正台裡台氣的妹妹們,通常並不喜歡人家叫她台妹。那些宣告「我愛台妹」的男生,會和台妹唱歌跳舞玩在一起,然而他們的正牌女友,不但國語比台語流利,連英語也講得比台語漂亮。
打開電視,看見女明星在非洲行善,吃不好睡不好,水太髒拉肚子,生個小病就說歷劫歸來,一副下放貧民窟的、第一世界的姿態。分送可樂與巧克力,要小朋友拿出雀躍的笑容來換。三句一個可憐、兩句一個可愛的,訴說與黑小孩的友誼。女明星漂亮的眼睛,被落後的蠻荒地景餵得飽飽的,飽脹殖民主義的同情心。
可憐的黑寶寶,為了服務女明星的「人格展示」,將赤裸的饑餓與貧窮攤開,供客人挑選。他們挑了一個眼睛特大、長相特別可愛的娃娃,供女明星擁抱、親吻。女明星在鏡頭巨大的凝視底下滴落慈善的眼淚,不久之後,再戴著那些引發內戰而導致饑荒的名牌鑽石,出席時尚派對,洽談廣告代言的價碼。
碼的,寫得真是夠直接夠爽快,而且都是實話,害我看了一邊蔑笑一邊猛點頭。在這個社會上虛假做作的確是必要的,但有些人就是會利用別人來哄抬自己的身價,甚至藉以炒作話題,自己還要顧作姿態在那邊唱高調,這種現象實在很悲哀。我突然想到當初南亞海嘯的那陣子,整個部落圈發起了捐助南亞海嘯的串聯計劃,有熱心的人還自己做了小貼紙,提供大家在自己的Blog上張貼,整個活動沸沸揚揚好不團結溫馨,那陣子十個Blog大概就有九點九個可以在上面看到這個小貼紙。
然而實際上呢?這些人放了連結要人家用力發揮大愛精神,但真正去身體力行的又有幾個?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偏激,畢竟串聯只是順手作宣傳,捐獻這種事本來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但就事實上來說,這些人真的這麼有同情心嗎?我相信其中有部分是真的基於熱心公益來宣傳,但對多數人來說,只是一種世界流行罷了。
話題扯遠了,本來應該是介紹這篇文章的才對,一不小心又變成牢騷,如果有得罪某些迷哥迷姊們的話在此道歉,我不批評個人私德與相關專業部分,我只是就事實發表看法,這些人的專輯我愛聽也有買,但這跟此一文化現象是兩碼子事,就這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